榜样就在身边!为了患者,数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的新时代“诸医雷锋”

类别:医院新闻 发布时间:2020-06-13 浏览人数:0


时代需要榜样,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种根植于人性心底的精神力量,是一种抗拒平庸、立志进取、永不过时的力量!

在这里,我们要分享一群为了空腹患者早检查、早吃饭,减少等待时间,数年如一日,早出晚归,用一个探头、一些耦合剂,应用娴熟的操作手法,外加一双鹰眼,在黑白的屏幕上开始“地毯式”搜查,直至锁定目标,用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实际行动,树立了诸医人的优秀形象,她们就是诸城市人民医院火眼金睛的超声人。

超声一科主任祝林作为一名资深科主任,被同事们的行为深深感动,同时为真正的现实版雷锋就在身边,竟然数年不知而感到自责。

经常提前早上班的祝主任在科内总是见到一个或几个年轻大夫的身影,偶尔一次不觉得什么,几次甚至几十次引起了祝主任的注意。并且发现有时候诊区等待的患者多,有时少,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和追问得知,每逢邵明芝、李娜、王海燕等上班时,她们就提前一个小时上班,为等待的住院空腹患者完成检查,早吃饭,不耽误病房查房和输液,更避免了上午门诊患者检查高峰造成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的现象。

当我得知这些同事不计任何报酬,数年从未间断,而且极力阻止主任在科里提及此事,不希望被大家知道此事,更不希望被宣传时,我更迫不及待的想采访她们。她们这种行为不仅深深感动了祝主任,更让我感动和好奇。

今天我采访了新时代“诸医雷锋”的部分代表。

“早晨候诊区等待的基本是需要空腹检查的住院患者,早来,可以让她们检查完,回病房吃完早饭,不影响医生查房,护士输液,这样减少上午门诊患者等待的时间,无论多忙,我们都看完下班,早检查完,早找医生看结果,特别是一些路途远的患者,以免来回多次奔波。”坚持早来上班长达9年的李娜道出了自己的初衷。

    “最初,早晨按点来上班,看到那么多患者等着,心里也着急,后来我发现我同事都早来,自己也就早来了,现在已经习惯了。”两个孩子的妈妈,二胎虽不到一岁,一直坚持早上班的邵明芝并没有因为孩子小而放弃这个习惯,若遇到病情复杂患者,常常把哺乳期早回家给孩子喂奶的时间所占有。

“我就是这几年才早来,受同事的影响,早来早干,不用让患者等很长时间,遇到一些复杂的患者也不会因为等的患者多而着急。”同样两个孩子的妈妈,小的刚刚3岁,受同事的影响一直坚持早到岗的王海燕也成为新时代“诸医雷锋”的一员。

为了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超声科医生不敢喝水,就怕上厕所离开椅子耽误时间。平均每天上午每人检查量在40至50人次左右,遇到病情复杂的患者就需要加班。常常盯着屏幕,长期坐在昏暗的房间不透气、不见阳光、不走动,很多超声科医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颈肩综合征、腰肌劳损、肾结石和光敏性皮炎、飞蚊症等病症。为了减少患者等待,超声科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当天上午或下午的患者不管多少,必须全部检查完才能下班。 

每天工作量如此之大,她们早上班坚持一天、十天属于偶然,但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就是一种毅力的考验。在采访中,她们都不约而同的说这是应该的,都是小事,只不过是自己早来一些时间,减少了患者等待的时间而已。这种轻描淡写的表达更令我感动不已。什么是“崇医尚德、大爱为民”?什么是“以院为家”?什么是“以病人为中心”?从这些同事身上我找到了答案。

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坚持数年如一日的做同一件好事真的很难,更难能可贵的是从未提过任何条件,无怨无悔。我大体给他们算了一下,除了休班,一年她们要默默奉献40天,5年200天,最长的已坚持9年,默默奉献了360天,这些数字背后,她们付出了多少汗水,最终受益于多少患者,已无从查起。

在医院的不同岗位,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同事,为了坚守医者那份初心,像她们一样默默奉献。她们的行为虽然不是轰轰烈烈,但平凡而伟大,她们就是我们身边学习的榜样!她们就是新时代“诸医雷锋”!